日期:2025-07-27 08:40:31
在红色文化的星河中,广播剧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如一颗新星,以其独特的声音艺术,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工运历史鲜活地镌刻于听众心间。这部由中共赣州市南康区委宣传部、区融媒体中心、区总工会联袂打造的精品力作,以三集篇幅——《少年立志》、《领导工运》、《英勇就义》——深入挖掘陈赞贤烈士的生平,为我们立体呈现了一位有血有肉、顶天立地的工运先驱形象。
剧本:深耕史实,铸魂先驱精神
剧本乃广播剧之魂,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的创作堪称匠心独运。主创团队历时八个月,潜心研读史料,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,力求人物丰满,情节动人。
《少年立志》:细腻刻画陈赞贤少年勤学的坚毅品格,以及讲武堂停办后回乡执教,心系桑梓的情怀。这段经历不仅勾勒出其文化兴民的初心,更为其日后投身革命埋下伏笔,令人感受到他对知识的热望与对乡土的深情。
《领导工运》:作为全剧核心,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陈赞贤的革命风骨。担任南康行政委员长时革故鼎新,雷厉风行;出任中共赣州特支书记后领导工运,刚正廉洁。面对资本家四万大洋的利诱,他掷地有声:“革命者岂能贪财,为钱的革命是假革命、反革命!”此语振聋发聩,正是其一生信念的写照。剧本同时生动再现了钱业工人大罢工等历史事件,让听众切身感受工人阶级不屈抗争的磅礴力量。
展开剩余70%《英勇就义》:将悲壮推向高潮。1927年3月6日,正在赣州总工会筹备纪念孙中山先生活动的陈赞贤,遭反动军官胡启儒诱捕。面对威逼,他凛然斥责:“我从事工农运动何罪之有?你们镇压民众,破坏革命,才是大罪弥天!”当被强令三分钟内签字解散总工会时,他铁骨铮铮:“头可断,血可流,解散工会的字我不签!”最终身中十八弹,壮烈殉国,年仅31岁。此篇通过其就义前的言行,将其无畏与忠诚渲染得淋漓尽致,令人动容。
全剧结构严谨,三篇章环环相扣,完整勾勒出陈赞贤从有志少年到工运领袖,直至为信仰献身的生命轨迹。剧本语言既契合时代背景,又通俗晓畅,使听众易于沉浸于历史情境与人物的情感世界。
配音:声入人心,传递革命精魂
配音是广播剧塑造灵魂的关键。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汇聚实力声优,以精湛技艺为角色注入生命。
陈赞贤的配音尤为出彩,声音饱满而富于层次:展现坚定信念时,铿锵有力,透出磐石般的意志;流露对工人群众的关怀时,则温暖亲和,饱含深情。如钱业罢工中鼓舞工人的段落,演员以激昂的语调传递出强大的感召力,令听众仿佛置身于团结抗争的洪流之中。
其他角色同样鲜明:资本家的狡黠贪婪、反动派的凶残暴戾、工人群众的朴实勇毅,均通过声音特质精准呈现,辨识度高。配音演员精准把握角色情感起伏,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、轻重缓急,细腻传递人物内心,引发听众强烈共鸣。
旁白沉稳有力,富有感染力,与角色配音相得益彰。它以凝练的语言补充背景、串联情节,共同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与情感张力。
音效:声景交融,重塑历史时空
音效是广播剧营造沉浸感的重要支撑。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在音效制作上精益求精,以丰富的声音细节将听众拉回革命现场。
环境音效匠心独运:街巷喧嚣、工厂轰鸣、游行口号等背景声,精准还原时代气息。如钱业大罢工场景,工人坚定的口号、脚步声,与钱庄关闭的铁门声、算盘珠的碰撞声交织,不仅强化了场景真实感,更烘托出劳资矛盾的尖锐。
关键场景震撼人心:战斗音效与枪声运用极具冲击力。陈赞贤就义一幕,密集的枪声与其不屈的呐喊交织,形成强烈的听觉震撼,深刻诠释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。
音乐烘托恰到好处:激昂的革命旋律、悲壮的背景配乐,随情节与情感流转,有效渲染气氛,深化主题,引导听众情绪共鸣。
价值与回响:赓续红色血脉,激荡时代精神
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不仅是一部艺术精品,更是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工运精神的生动教材,具有深远意义。
铭记历史,致敬先驱:该剧深刻再现了陈赞贤烈士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壮举,其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精神,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。同时,它凸显了赣州工运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,展现了工人阶级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伟力。
映照当下,启迪未来:在新时代,该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、珍惜当下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陈赞贤身上闪耀的廉洁奉公、坚守原则、勇于担当等崇高品质,为当代人树立了精神标杆,激励我们争做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结语
广播剧《工运先驱陈赞贤》以深刻的剧本为根,以精湛的配音为干,以逼真的音效为叶,成功塑造了陈赞贤这一不朽的工运先驱形象,生动再现了一段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。它是一场思想的洗礼,一次艺术的享受。愿此类匠心之作不断涌现,让红色基因在声音艺术的创新表达中薪火相传,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!(文/范存宝)
发布于:北京市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